行业资讯

23

2020-09

应收账款融资凭何改变中小企业融资模式

‍‍‍作为供应链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收账款融资为中小企业了提供高效率、低成本的金融服务,实现了供应链内部的多方共赢。

在现代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历程中,应收账款融资的业务模式始终牢牢占据着重要的一环,因此应收账款融资也成为供应链金融中最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国内经济发展重心逐渐转向内循环的过程中,中小微型企业无论是在增加就业还是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逐渐成为扩大内需的主要突破窗口,仍有大量的存量空间可以释放。但从当前国内的市场环境来看,这些中小微型企业的融资渠道仍然相对单一。
在现有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下,拥有足够的现金流就可以在抢占市场的过程中占据先机,因此企业往往会将赊销作为主要的交易方式。这就使得拥有主导权的核心企业把握了业务决定权,从而使中小微型企业形成了大量的应收账款,无法获得充足的现金流,造成了这些企业的生产与成长压力。


应收账款积压对企业的负面影响


01降低资金流动性,影响企业经营:

在应收账款大量积压的情况下,资金流与物流往往会出现背离。企业在获取订单,生产经营后,货款却不能同步回收,导致大量流动性资金被占用,使成资金流动性受损。在中小微型企业中,由于现金不足,甚至会进一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经营。

02加速企业现金流出:

在传统经营的赊销模式下,企业产生的大多是没有实际现金流入的表面利润,并且企业还要支付各项成本费用和税金等。如原材料的采购,银行贷款的偿还,各类税金的上缴。与此同时还增加了应收账款管理成本和回收成本,进而加剧了企业现金流出。

03加剧企业坏账风险:

随着应收账款账龄延长,催收难度随之加大,发生坏账风险的可能性就越高,加大了经营风险。

21世纪以来,我国各行业应收账款余额均整体呈上升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年末,在我国仅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就达到了17.4万亿元,占同期行业GDP的18%。
而应收账款融资的业务模式,则可以帮助中小微型企业将沉积的应收账款充分利用,从而加速资金利用效率,进而促进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和发展。
所谓应收账款融资,指的是企业将自己的应收账款转让给金融机构并申请贷款,企业将应收账款转让给银行后,应向买方发出转让通知,并要求其付款至融资银行。目前应收账款融资主要有三种模式。


应收账款融资的基本模式


01应收账款质押融资:

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即供货企业以应收账款债权作为抵押品向融资机构融资,融资机构在向供货企业融通资金后,若购货方拒绝付款或无力付款,融资机构具有向供货企业要求偿还融通资金的追索权。
一般来说,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的质押率为应收账款额度的50%~90%。由于应收账款质押是一种融资从属的担保方式,所以银行不承继企业在该应收账款项下任何债务。若应收账款债务人拒绝付款或无力付款,银行对企业可履行追索权,由此带来的损失由企业承担。
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的本质是一种循环使用现金流的短期贷款方式,包括各种类型贷款、商业承兑、担保、信用证等信贷业务。一般来说额度最长期限为多一年,单笔业务原则上不超过6个月的时间。
02应收账款保理:
应收账款保理,即供货企业将应收账款债权出卖给融资机构并通知买方直接付款给融资机构,将收账风险转移给融资机构,融资机构要承担所有收款风险并吸收信用损失,丧失对融资企业的追索权。
应收账款保理业务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多样化趋势,按放款主体不同,应收账款保理可分为银行保理和商业保理两种。
我国银行保理起步较早,商业保理的发展则相对滞后。但近年来,随着货币流动性紧缩,银行保理业务量也随之缩减,中小企业出现融资困难的情况。因此商业保理的需求呈不断增长态势,无论是保理企业的数量还是业务量均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03应收账款证券化:
应收账款证券化是资产证券化(ABS)的一部分,指将企业那些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可以预见的稳定的现金流量的应收账款,转化为金融市场上可以出售和流通的证券的融资方式。
自2014年末备案制实施以来,我国企业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发展迅速。相较于传统金融产品,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减少了企业对传统融资渠道的依赖,以成本较低和时间周期较快的优势,降低了中小微型企业的融资成本,并且盘活了存量资产,进而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在供应链金融技术的支持下,金融机构通过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有效整合了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各类信息,从而有效提升了资源配置效率。在互联网技术的加持下,应收账款融资使金融资源直接配置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成为可能。量化宽松释放的流动性精准传导到中小企业,为中小企业提供高效率、低成本的金融服务,从而实现供应链内部的多方共赢。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中企筑链
关 闭
申请成为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