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05

2022-09

智慧城市建设丨稳大盘扩投资,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大容量、集约高效、节能环保等突出优点,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骨干,也是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发展起着支撑和引领作用。

文章来源于现代咨询 ,作者现代研究院

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大容量、集约高效、节能环保等突出优点,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骨干,也是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发展起着支撑和引领作用。

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在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求、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优化城市结构布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水平决定着城市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秩序直接影响大城市社会与经济系统的运行秩序。

轨道交通投资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对于稳定投资,拉动地方经济,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家提出稳定经济大盘,扩大有效投资的政策引领之下,如何发挥好交通行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尤其是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对区域经济的带动力和影响力,充分发挥好其在新一轮稳定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促进和拉动作用?笔者通过对国内城市轨道交通产业政策的梳理,结合当前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在稳大盘扩投资方面的发展路径提出了相关策略建议。

 

 

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政策梳理

 

 

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引发城市交通需求的急剧增长,国家开始注重轨道交通的发展建设,尤其在近5年里,加大了对轨道交通的建设投入,同时相关政策也在逐步完善,所制定的政策大多为轨道交通的发展政策、建设规划政策、产业性及标准性政策等。

2016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交通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发改基础〔2016〕730号),重点部署三年内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鼓励发展轨道交通。

2018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国办发〔2018〕52号),进一步部署了新形势下我国的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工作,规范了轨道交通建设、审批以及风险管理方面的标准。

2019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发改规划〔2019〕328号),提出“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统筹考虑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布局,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通勤圈”,进一步支持轨道交通产业的发展。

2019年9月,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中发〔2019〕39号),提出到2035年基本形成“全国123出行交通圈”(都市区1小时通勤、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推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融合发展”,“推进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建设,强化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衔接”。

 2020年3月,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布《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城轨发展纲要》,提出要“推进城轨信息化”、“有序推进智慧城轨建设”,并制定了有关智慧城轨发展的一系列技术政策、技术规范、发展规划和实施计划。

2021年3月,中共中央发布“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培育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推进智能交通数字产业化,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有序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2022年1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国发〔2021〕27号),提出超大特大城市的大型综合客运枢纽间通过轨道交通互连,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快速公交网络,“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推动轨道交通、常规公交、慢行交通网络融合发展”。

图片

图1  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产业相关政策

由此看来,国家对交通强国战略的重视程度正在持续加深,从着眼城市轨道发展,改善城市内部交通环境,转变为推进轨道交通产业智慧化、信息化建设,助力都市圈的打造,构建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力求推进综合交通高质量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现状

 

 

一、城轨交通累计运营里程稳增

从城市轨道交通营运里程来看,城市轨道交通业务增长空间持续扩大。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总长度从2016年的3990.4公里上升至2021年的9206.89公里,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8.20%。2022年新增里程为366.87公里,总里程长达9573.66公里。

图片

图2  2016-2021年中国城轨交通营运里程情况说明

二、地铁主导城轨交通运营发展

我国现拥有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达到51个,其中以地铁为主要类型:目前地铁的总里程达到7529.02公里,在城轨交通总里程9573.66公里中占比达到78.64%。

图片

图3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制式结构比重

(数据截至2022年6月30日)

我国目前有51个城市有城市轨道交通,其中上海、北京位列第一梯队,总里程分别是936.16公里和856.2公里;位于第二梯队的是成都、广州、武汉、杭州、重庆、南京和深圳等7个城市,总里程在431.03-652公里范围内;位于第三梯队的是青岛、天津、郑州、苏州、西安、大连、沈阳、长沙、宁波、昆明、合肥、南昌、南宁、长春和无锡等15个城市,总里程在110.77-293.1公里范围内;其他27个城市位列第四梯队,总里程数小于100公里。
图片
图片
图片
 

向下滑动查看所有内容

 

三、城轨交通投资规模逐年上升

从城市轨道投资情况来看,除2021年由于疫情等因素投资水平有所下降之外,整体而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资规模呈逐年上升的势态。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数据,2021年全年共完成建设投资5859.8亿元,在建项目的可研批复投资累计45553.5亿元,在建线路总长6096.4公里,在建线路规模与年度完成投资额同比均略有回落。

十四五期间,城轨交通将从重建设逐渐过渡为建设、运营并重,未来随着城镇化率的提升,以及城市群、都市圈轨道交通规划的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存在较大增长空间,有望迎来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数据显示,我国城轨车辆数量从2016年的24058辆增长至2020年的45245辆。2021年我国城轨车辆数量已突破5万辆。

图片

图4  2016-2021年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资完成情况

图片

图5  2016-2021年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数量

四、轨道交通装备领域全球领先

轨道交通装备不仅是我国在高端制造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自主创新程度最高、国际竞争力最强的行业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已有质的飞跃,形成了较完整的产业链条,且市场规模不断扩增。数据显示,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4155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7766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达16.9%,2017年增长率达47.03%。按照正常发展速度预测,2022年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9673亿元。

图片

图6  2016-2021年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市场规模情况

在全球轨道交通装备市场竞争中,中国中车集团占据行业领先地位。根据德国SCI Verkehr公布的市场份额来看,2020年中国中车在全球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占比达到53%,其次是加拿大庞巴迪和法国的阿尔斯通,占比分别是11%和10%。

图片

图7  2020年全球轨道交通装备市场份额比重

随着轨道交通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以及绿色出行理念在全球范围内的大力倡导,轨道交通的前景广阔,根据德国SCI Verkehr的预测,轨道装备市场的规模预计将突破650亿欧元,中国应紧紧抓住机遇,在轨道交通高端装备市场保持全球领先的地位。

 

 

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趋势

 

 

一、“四网融合”助力都市圈发展

“四网”指的是国家铁路网、城际铁路网、市域铁路网、城市轨道网,未来我国的轨道交通产业需要推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融合发展。“四网”融合能够大大提高都市圈内资源流动效率,既能达到旅客联程运输便捷顺畅的效果,即都市区1小时通勤、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也能达到货物多式联运高效经济的效果,即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

二、“智慧城轨”建设全方位推进

智慧出行:智慧出行是指从服务乘客的角度出发,实现传统服务形式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有机结合, 为乘客提供全方位、便捷、有效的配套服务。智慧出行可以通过乘客的智能终端或出行运营单位等多个入口,提供出行服务实时信息,提供智能化票务服务,提供预约乘车、失物招领、突发事件引导等便民服务,为乘客实际出行、信息获取、生活服务等个性化需求提供多种解决方案,进一步优化乘客出行体验,提升服务品质。

智慧运维:智能运维是指通过对车载各系统数据进行采集、 预警、 远程监视及诊断分析, 进而提高列车日常检修效率, 提升上线列车整体可靠性, 促进修程修制变革, 降低列车运维成本。智慧运维可以通过客流管控、智能调度、智慧列车、应急处置、故障诊断、风险预警等技术,增强城轨运营能力。

智慧监管:智慧监管是通过综合运用数字化手段, 实现运营单位对智慧地铁全业务、全流程的智能监管。同时, 政府作为地铁运营监管最后一公里的守门员、把关者, 智慧管理需要按照政府的监管指标要求, 智能分析、汇总相关数据、指标,并实时报送至政府部门, 从而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 达到全局高效响应政府监管策略的目的,辅助推进城轨保障体系的完善。

三、数智化转型助力高质量发展

数字化:发展先进轨道交通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是顺应网络技术发展趋势,实现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有效手段。轨道交通装备中的虚拟制造技术、信号处理技术和通信控制技术等都是数字技术在轨道交通装备中的应用。数字化轨道交通将实现轨道交通系统的信息化,规范基础信息与动态信息的共享交换方式,同时以地理为核心,建立信息共享体系,实现各系统间信息充分共享,最终提高轨道交通服务水平和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智能化:随着轨道交通安防、监控系统等技术的发展融合,轨道交通智能化可以通过各种传感器采集相关数据,利用数据挖掘等方法对各类数据进行职能分析,例如在车辆电气设备中加入状态检测系统,对相关设备的运行状态、使用寿命和老化程度实时监测,及时发现设备异常情况并提醒运营单位进行检修或更换,避免发生意外事故,降低运营成本。

轻量化:全球城市化、工业化程度不断加深,世界各国也在致力于推动低能耗低排放交通工具的发展,轻量化已成为未来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头部交通运输装备制造商纷纷涉足高强钢、轻合金、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工程塑料等新型轻质材料的应用领域,尽快抢占未来“蓝海”。

 

 

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该怎么做

 

 

一、科学制定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产业发展规划

首先,通过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有效引导和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推进轨道与城市功能的“站城融合”,实现轨道引领城市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应以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等为依据,并加强线网结构形态、规模与城市总体规划布局和规划发展的协调,注重与区域交通及城市道路交通的一体化衔接,完善衔接机制等。

其次,注重沿线开发与土地保护相协调,积极推进沿线土地开发和轨道交通协同发展模式,围绕轨道交通站点及沿线土地进行综合开发,并逐步建立起轨道交通建设运营的利益返还机制。

第三,重视城市轨道交通与国家铁路、城际轨道交通、快速公交系统、道路公交等其他交通方式的合理分工和便捷换乘,重视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构建以轨道交通为核心、各种交通方式功能明确、有效衔接、快速高效的一体化综合交通系统,充分提高综合交通网络系统整体效率和不同交通工具的运行效率。

第四,加大城市轨道交通产业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和带动力研究力度。重点是研究轨道交通相关产业链、价值链对不同城市的投资拉动和经济带动作用。尤其是在各地城市轨道交通行业,陆续从大投资、大建设到运营维护和提升服务的阶段以后,重视推动地方城市轨道交通产业的发展,已成为各地促进有效投资和扩大轨道交通产业总量、规模的有效途径。

二、加快组织对城市轨道交通核心关键技术的攻关

一是积极推进轨道交通领域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突出技术研发、技术服务、成果转化三大功能,重点针对研发条件保障、产学研协同创新,以及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等科技创新过程中的瓶颈问题,提供有效的支持和服务。

二是加快推动轨道交通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聚焦“硬件”和“软件”发展短板方面,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城市轨道交通重大成套装备与产品,抓住产业更新迭代升级机遇,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核心竞争力,进而推动轨道交通行业发展。

三、多维度拓宽轨道交通行业投融资渠道

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为将疫情影响降到最低,国家启动“新基建”计划,轨道交通类基建项目成为各地方政府重点投资领域,特别是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也将更大发挥中流砥柱作用。

一是要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提高政府专项债额度,为轨道交通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 

二是充分发挥开发性金融政策优势,全面深化与国开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在城市轨道交通、市域铁路、有轨电车及租赁式住宅等领域的合作。

三是深入挖掘与商业银行的合作空间,综合运用各类信贷产品,实现资金来源多样化。四是在符合国家金融监管政策的前提下,努力创新融资模式,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吸引社会资本。

 

 

说明:本文所列图表,由现代咨询-现代研究院根据公开资料整理,包括但不限于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信息等,如有疑问,欢迎留言交流。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中企筑链
关 闭
申请成为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