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26

2022-09

活化文旅项目、盘活文旅资产,城投企业怎么干?

近年来,疫情的爆发和反复使得我国旅游行业受到较大影响。2022年上半年国内旅游收入1.17万亿元,同比下降28.2%;国内旅游总人次14.55亿,同比下降22.2%。

文章来源于现代咨询 ,作者现代研究院

近年来,疫情的爆发和反复使得我国旅游行业受到较大影响。2022年上半年国内旅游收入1.17万亿元,同比下降28.2%;国内旅游总人次14.55亿,同比下降22.2%。如何应对疫情常态化之后,国内文旅行业的变化,寻找新的发展机会,这是所有文旅类城投企业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当前,文旅类城投企业正面临两大难题:

  • 一方面,经过长期发展,国内旅游行业投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大批存量资产,其中很多资产仍有开发潜力,亟待进一步盘活;
  • 另一方面,在疫情持续反复的情况下,各地不断调整防控措施,许多文旅企业生产经营停摆,大量文旅资源闲置,一些企业由于资金回流困难,债务违约风险升高。

为此,文旅类城投企业须加快盘活存量资产,充分挖掘文旅存量资产的市场价值,激发企业的内生动力,实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本文将从文旅资产盘活的意义出发,结合现代咨询多年来服务城投企业活化文旅项目、盘活存量资产的经验,总结文旅资产盘活的经验做法,从而提出文旅类城投企业资产盘活的实施建议。

 

文旅资产盘活的重要意义

2022年6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推动闲置低效资产改造与转型,依法依规合理调整规划用途和开发强度,开发用于创新研发体育健身、休闲旅游等新功能。7月,人民银行、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文化和旅游行业恢复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以提升金融服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力推金融支持旅游行业恢复发展。国家在政策层面,为活化文旅项目、盘活文旅资产已经提出了新的指引、要求和支持。那么,对于文旅类城投企业活化文旅项目、盘活文旅资产,又有哪些主要意义呢?

 
 
1. 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

2022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之年。随着国企改革向纵深推进,存量资产盘活在进行国企结构调整与重组中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成为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大做强做优国有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必然要求。

文旅类城投企业与地方政府之间保持着较高的关联度,经过长期投资和发展,旅游领域内部也形成了大批存量资产,其中很多资产都具备巨大的开发潜力。盘活这些存量资产,能够有效提升文旅类城投企业的资产运营成效,实现规范化管理,提升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能力,为下一步国资国企改革以及市场化转型筑牢基础。

2. 缓解债务及融资压力

文旅类城投企业的业务涵盖范围从运营景区资源、景区基建投资、餐饮、旅行社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整理、房地产开发、商业贸易等,普遍呈现出投资规模大、回收期长、前期收支不平衡的特点。

因此,文旅类城投企业同样面临持续的资金支出压力,盘活存量文旅资产变得十分必要。通过盘活存量资产,可以在不增加地方政府债务的情况下,作为企业日常运营和新建项目投资的资金补充,有效解决部分资金来源问题。

3. 提升运营效率和能力

盘活存量资产对于提升文旅类城投企业的资产运营效率,促进旅游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旅游行业存量资产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疫情冲击导致旅游行业举步维艰,经营困难、效益低下、闲置无用的旅游项目资产面临处置和改造,成为亟待盘活的主要资产类型。此外,文化和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每年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旅游形象宣传、品牌打造和价值推广,打造出深入人心的区域品牌,成为区域无形资产。

这些有形的、无形的资产都是旅游行业存量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广地域文化、推动地区经济提升和为旅游业复苏发展增添新动力等方面都可以发挥更大作用和价值。比如盘活乡村闲置资产、扩大乡村旅游有效投资,有助于乡村振兴;挖掘红色资源潜在价值、增加红色旅游有效投资,助力赓续红色血脉、强化国家认同。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等各种类型的休闲旅游,上述闲置资产都可以得到统筹利用,资产运营效率可以得到进一步地有效提升。

4. 助力地方经济的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新引擎,在促进国民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文旅经济以消费为纽带,带动一、二、三产业提质增效。文化和旅游产业为第三产业的支柱,二者“强强联合”形成的规模效应和集群效应,能够带动第三产业消费规模增长和质量提升。在文化特色加持下,从交通住宿、餐饮门票等基础消费环节到特色餐饮住宿、人文历史讲解、定制化旅游线路等增值项目都得到迅速发展。
同时,文旅产业作为高客流量的消费终端服务业,对上游制造业与农业具有较强的带动及引导效应,相互之间深度融合所形成的生产性服务业链条,通过文创产品生产、特色农产品销售、农家乐等产品形式,促进一、二产业的产品附加值提升,促进高附加值、高集约型优化升级。

 

文旅资产盘活的经验做法

在行业困境中,文旅产业如何才能“渡劫重生”成为当务之急。根据《意见》,应着重通过旅游资源经营盘活,丰富旅游业态,加快旅游景区提质升级,扩大旅游消费。

同时,根据《通知》精神,文旅类城投企业可以通过盘活资产(具体可参考《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盘活存量的阻力在哪?),广开融资渠道,重点拓展直接融资,有效降低企业的债务风险和经营风险。

 
 
1. 以融合促创新

近年来,国务院、发改委、文化和旅游部、农业农村部等多个部门出台政策,积极鼓励交通、体育、养老、健康等产业与文旅产业“跨界合作”,实现“互惠共赢”的局面,如“文旅+互联网”、“文旅+乡村”、“文旅+康养”。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战略背景下,文旅和其他领域的融合趋势也不断加深,持续推动文旅场景、业态、模式创新。

以甘肃省平凉市文旅产业发展为例,该市近年着力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战略。平凉市的目标清晰而明确:“推进文旅与体育、健康、养生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以崆峒山为龙头,大云寺王母宫和关山大景区为两翼,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和康养休闲整体推进,全面促进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促进文旅康养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文旅康养产业链的打造中,确定平凉文化旅游产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平凉市城乡发展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作为链主企业,配合平凉市文旅局制定实施方案及相关配套政策,推动产业链发展,(市、县)区文旅部门牵头,组建相应的产业链工作体系,形成上下联动的协调推进机制。

目前,平凉市在“问道崆峒·养生平凉”品牌引领下,通过对文旅康养产业链的扩链补链强链,带动平凉文旅康养产业链不断壮大。2022年一季度,全市累计接待游客679.1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3.2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53.6%和55.1%。

图片

(国家首批5A级景区崆峒山)

2. 以合作促共赢

随着行业多元化发展,深化产业间的合作联动是必然趋势。各个行业都有其优势及劣势,各个企业都有其主营业务及不擅长领域,企业的改革发展难以顾及所有领域。通过产业合作,企业可以实现优势互补,相互支撑;可以优化分工、扬长避短;可以整合资源、强化创新;还可以抱团取暖、合力应对风险困难。

随着“互联网+旅游”产业的不断深化,黑龙江省旅游投资集团与携程展开战略合作,双方将合作打造运营涉旅产业集采平台——龙江优采S2B平台,携程与趣龙江(黑龙江智慧旅游商务平台)互为采销,共同整合全省涉旅资源,未来将会给黑龙江省旅游业带来新的提升空间和良好发展机遇。携程集团表示,将通过携程自身会员、流量、技术、产品、营销、宣传等,结合市场化、国际化策略,与黑龙江旅投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加强黑龙江省、市级旅游资源打造、市场化建设、宣传体系建设,建立工作合作机制。共同激发市场营销能力建设,将黑龙江的自然资源优势不断向国内外游客传输。

图片

(黑龙江旅投集团)

3. 以IP打造促提升

在旅客需求已从基础功能型转化为高端体验型的当下,以IP为核心的新一代文旅项目的诞生与迭代,正逐渐促进整个行业优化升级。如今相对比较有声量的IP文旅项目,主要由自建IP驱动式、影视动漫IP撬动式,和传统资源IP二创升级模式三种模式驱动。自建IP驱动式以企业自建的IP为核心,通过IP+文旅的模式进行投资、开发和运营,如迪士尼乐园,常州恐龙园等;影视动漫IP撬动式是文旅综合服务管理公司利用现有的IP,加以投资、开发与运营,从而带动一个景区、一个地域或者一条特色旅游线路,如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传统资源IP二创升级模式即旅游景区利用自身的自然、人文资源开始与一些国产品牌合作,打造国潮IP,如故宫博物馆推出科技加持的数字艺术IP《千里江山图3.0》,实现了旅客“人在画中游”的梦想。

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是“文旅+IP”模式的典型案例。2019年,改编自马伯庸的同名小说、由雷佳音和易烊千玺联合主演的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一夜爆红。该剧在剧情中穿插了对盛唐时期长安的美食、民俗、文化方面都有着较为细致的刻画,再加上精良的制作,演员精湛的演技,有一大批外地游客也在影视剧的带动下,来西安旅游,寻觅长安城的记忆。经过通盘考察和调研后,陕西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陕文投”)开始着手项目开发运营公司的组建,以旗下陕西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陕文旅”)作为项目开发主体,发挥在前期策划、资源整合、平台运营的优势,联合餐饮专业运营团队永兴坊、影视IP方娱跃文化,进行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项目的整体开发运营。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结合特色剧情、人物、道具、故事,让游客感受唐朝人的日常生活,吸引了大量的本地及外地游客。

图片

(陕文投网站首页)

4. 以混改促活力

混合所有制改造指在国有独资的企业中引入非官方的资本,或采取战略合作的方式,来参与市场竞争。文旅企业可以充分利用混合所有制改革,盘活企业机制体制,通过引入共同合作的战略合作方的方式,实现资本、技术、管理机制等合理配置,激发企业发展活力,有效地盘活资产资源。

山东文旅集团是山东省委、省政府主导组建的省属大型文化旅游企业,业务涉及酒店、景区、传媒、乡村振兴、文旅投资、文旅规划、高尔夫等众多产业,经营业态已实现吃、住、行、游、娱、购等领域的全布局。

山东文旅集团实施投资和股权改革,确立投资理念,坚持“五个不投”原则,即非主业的不投、没有当期效益的不投、没有社会效益的不投、核心员工不跟投的不投、没有战略投资者的不投。同时,山东文旅集团积极探索文旅股权合作模式,由以独资为主向以合作为主转变,加大混合所有制推进力度。山东文旅集团一直致力于引入高匹配度、高认同感、高协同性的优质战略投资者,目前已经与行业多家头部企业建立合作机制。

在2022年7月,山东文旅集团与日照市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后期山东海洋文旅集团将以资产入股的形式,加入山东文旅集团。这一模式,打破了文旅企业地域、条块分割的旧有格局,闯出了一条市县文旅企业在集团持股的新路子,也为集团评级和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片

(山东文旅集团与日照政府签约)

5. 以直融促发展

从全球范围看,金融体系的功能正在发生变化,从为生产性投资机会提供融资转向越来越多地为存量资产的交易提供融资。文旅行业的发展,需要运用多种金融手段助力旅游资产升级迭代。地方旅投公司在运用资产重组整合策略基础上,可以通过债权类融资工具,努力实现资本市场突破,服务地方文旅产业发展。通过公司债券、企业债券、中期票据、私募债券、REITs、IPO、资产证券化等多元化金融产品,地方旅投公司不仅从流动性上保障了文化旅游项目投资、融资、运营、管理一体化闭环,同时借助金融产品的杠杆属性,实现了资产的并购整合,优化了资源配置,盘活了存量国有资产,提升了地方旅投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信用等级与融资能力。

地方文旅类城投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资产证券化(ABS)的方式,将名下所拥有的具有现金流的文化旅游类资产进行盘活,利用证券化募集资金,可以应用到新建项目上,或补充自身流动性,如2019年发行的“开源-普者黑国家级景区扶贫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该专项计划以云南普者黑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作为原始权益人,以原始权益人因建设和运营普者黑景区内游船设施而享有的自专项计划设立之日起特定期间内特定数量的游船凭证为基础资产,总规模为7.5亿元,最长期限为10年。普者黑ABS的成功发行,为景区拓宽了新的融资渠道,能有效促进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

图片

(普者黑景区)
2021年6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工作的通知》,对公募REITs试点区域和试点行业进行扩容,明确将自然文化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等具有较好收益的旅游基础设施列入发行范围。重庆市武隆喀斯特旅游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与2022年6月正式确定“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为公司5A级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公募REITs项目服务机构中标候选人。重庆武隆喀斯特旅游景区成为首单在市场上公开表态发行公募REITs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景区基础设施公募REITs的发行,符合景区投资周期长、回报慢、重资产的行业需求,既有金融属性,又有不动产属性,可以广泛募集各类资金,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对武隆旅游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

(重庆武隆喀斯特旅游景区)

 

文旅资产盘活的实施建议

通过上述文旅资产盘活的路径和案例分析,我们建议文旅类城投企业,根据自身实际特点,着重从思路转变、发展转型、经营变革,以及有效利用资本市场等几个方面,采取针对性举措,实现文旅类城投企业根本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1. 转变经营思路

在现阶段土地融资环境恶化、房地产市场转冷的背景下,文旅类城投需从重资产运营向轻资产运营转变。重资产运营模式资金投入大,占用时间长,但利润相对较低,易于带来资金的流动性风险,从而加重文旅类城投的债务负担和融资困难。而轻资产运营更多地把精力集中在产品开发、市场拓展上,而不是投资建设上,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提高品牌附加值。在景区的运营管理中,可以更多地偏向于品牌的打造,突出其特色。同时,也可以积极与战略投资方合作,取长补短,既实现成果共享,又实现了风险共担。

2. 整合文旅资源

文旅类城投企业的存量资产,特别是长期闲置的存量资产往往存在管理运营方面的难点和瓶颈。首先,需要针对文旅资源资产摸排梳理,优先选择示范性项目进行“先行先试”,认真开展拟参与整合的资源资产评估,注重“以点带面”有序推进。其次,资产整合和盘活要从线上、线下双向发力。“线下”方面,加快重点文旅资源整合,完成景区的整合工作。“线上”方面,完善智慧文旅综合服务平台功能,丰富线上产品内容。最后,要统筹现有旅游资源,深挖旅游资源亮点,进行整合包装营销,策划系列主题营销推广活动,扩大平台影响力、凝聚力。

3. 拓展直融渠道

2022年7月,人民银行、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印发《通知》指出,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运用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改善和加强对文化和旅游企业的信贷服务。鼓励各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加大对受疫情影响的企业提供贴息支持,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在降低文化和旅游企业融资成本中的作用。在政策的指导下,文旅类城投应根据自身特点,应积极拓展合适的直接融资渠道,有效降低债务风险,为自身持续健康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在整体债务风险受控,土地融资环境恶化的背景下,积极拓展直接融资渠道,寻求产业基金投资、公募REITs、IPO、资产证券化(ABS)、股权融资等渠道,增加资金的流动性,为资产运营提供坚实的保障。

4. 拓宽产业融合

随着文旅融合不断深入,文旅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也不断加深。近年来,各类“旅游+”、“+旅游”的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在有效盘活资产过程中,可以多关注不同行业的合作,如在文旅产业中可以加入数字化元素、在文旅产业中加入康养项目、在文旅产业中加入特色产品营销等,通过多领域合作发展形成更牢固的旅游产业链,在盘活存量资产后拥有更持久的生命力。同时,在市场开发时,可以考虑注入特色文化等无形资产和元素,包括品牌价值、口碑、技术、人才、文化等软实力,比如有着地域特色的特色小镇、IP文旅特色景区等。

5. 强链补链延链

联动文旅资源上下游关联产业、配套服务,推动文旅产业补链、延链、强链,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在盘活资产过程中,由于时空局限,文旅企业的一些资产所在地区偏远,周围公共设施不齐全,文旅类城投在开发时,可以根据定位资产的功能布局、发展方向、优势劣势,适时适当进行延链补链。从优化产业链的角度出发,将存量资产盘活纳入地方发展的大盘子中,形成差异化、互补式盘活之路,努力为旅客创造“产业链一条龙、服务链无短板”的旅游体验。

6. 加快数字化转型

数字经济发展时代,为文旅行业的转型发展的带来无穷潜力,也为更好应对疫情冲击积累了宝贵经验。从数字产业化角度看,网络直播、线上教育、数字阅读等数字产品抓住了新契机,以优质内容更好满足居家受众的需求。从产业数字化角度看,演艺、旅游、娱乐等传统文旅产品需要加速数字化升级,保持文化品位,适应线上习惯,在网络蓝海中寻求立身之所。

此外,“文旅+网络”转型促使经营模式、盈利模式等加速创新,在产业链上不断延伸,不断将好产品转化为好效益。例如,一些博物馆不断丰富数字文创产品,通过“云展览”扩大受众;在线音乐会通过广告和品牌冠名等方式拓展收入来源等。同时对于文旅类城投企业而言,如何跟上数字化经济和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浪潮,在企业、产业和项目的运营管理层面,不断提升数字化运用的能力和水平(具体可参考《城投数字化转型突围》),把智能化、大数据运营到日常经营管理之中,也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手段。

说明:本篇正文内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中企筑链
关 闭
申请成为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