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金融行业伴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迎来了春天,但是最近几年随着经济下行,经济进入新常态,国家去杠杆,之前金融机构粗放式经营模式带来了严重的挑战,不少金融机构不良率急速上升。各个机构为了避免风险,除了加强自身的管理水平外,纷纷自建场景或者与有场景的机构合作开展金融服务。这其中供应链是最重要的场景之一。供应链是以客户需要为导向,以提高质量和效率为目标,以整合资源为手段,实现产品设计、采购、制造、销售、服务等全过程高效协同的组织形态。供应链主要的原则是合作与连接。具有协同、共赢、开放、绿色等特征。特别是互联网等技术的高速发展,为供应链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大量的制造企业、销售企业、服务企业纷纷搭建供应链平台,为了保障高效协同的组织形态顺利运转,达到提高质量和效率的目标,金融工具也是最重要的保障措施和优化方法,同时也为金融机构提供了更合适的应用场景。金融机构不参与企业的运营,对企业信息了解严重不足,导致逆向选择。通过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机构可以从产品的设计、采购、制造、销售、服务等全过程的了解,对企业的实际融资需求、贷款用途、还款来源等有充分的掌控,这样金融机构防范风险的同时不仅提高了企业的融资可能性还能降低了融资成本。特别是基于核心企业的供应链金融,更是能够有效的避免了道德风险的滋生。首先供应链聚集了大量的参与企业,金融机构可以通过供应链批量式营销,改变了传统的一家一家的营销方式,极大的节省了营销成本。其次没有供应链的金融机构在线下大量的资信调查、资料审核、贷后管理耗费了大量的工作,操作一笔一个亿的项目和一百万的项目几乎差不多的成本,这样的成本导致金融机构偏向大项目或者提高小项目的成本。通过依靠供应链交易积累的数据,实现远程在线申请融资、提交资料、审核以及电子签约、、等批量化工作,极大的提高了效率节省了成本。供应链涉及众多企业的交易,包括采购、生产、分销、物流等环节,涉及到金融服务有支付结算、融资、理财、保险等综合服务,金融机构通过为产业链的企业提供单一服务,与企业建立信用的基础上,增加其他综合金融产品,不仅可以获得综合金融收益,还增加了客户的粘性。供应链金融虽然能够给金融机构带来丰厚的收益,但是相对于传统的大企业授信或者不动产抵押贷款,需要对产业链非常了解以及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才能把它做好。现在很多金融机构的股东和高管还沉浸在国家过去高速发展的幻境中,仍然采取着之前的方法和套路。如果个别金融机构能够沉下心来,认真仔细的研究产业链的运行规律,找到产业链上企业的需求和风险管理措施,锻炼好自己的团队,培养股东和高管都追求长期价值的价值观,在未来供应链金融一定会成为个别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这些年企业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说又爱又恨。爱的是企业通过金融机构提供的资金加上市场的需求、自己的努力确实能够实现高速发展。恨的事有很多的金融机构经常干釜底抽薪的事,经常不按照收入流入的时间设定还款期限,企业不得不到处找高利贷进行过桥,增加企业成本,还有的时候企业好不容易拿到过桥资金还上金融机构后,就不再续贷,很多企业因此而背负高额的续贷成本,有的还因此而倒闭。供应链金融都是基于企业因为采销时间差引起的资金需求,绝大部分都是基于企业现金收入流入时间设定还款期,对于高信任的买方,企业几乎不用考虑还款来源的问题。而且企业申请融资手续简便,效率高,大大提升了金融机构在企业心中的美好形象。
最近几年国家在大力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包括对小微企业金融方面的支持。金融监管部门也在不断的为金融机构设定服务小微企业的监管指标。金融机构按照传统的方法因为风险大成本高的问题很难为小微企业融资,在金融监管不断加码的基础上,金融机构要想达到这个监管指标有些困难。供应链金融本来就是为产业链上的中小微企业提供服务。金融机构通过供应链的场景,除了自身能够获得收益提升竞争力外,还能满足监管的要求。国家金融监管部门为了防范风险对金融机构实施资本管理制度,特别是对银行的监管。金融监管部门对银行资本的管理主要是资本充足率的指标。规定的资本与 风险加权资产之间的比率。计算风险加权资产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权重法。根据监管规定,银行对 商业银行对一般企业债权的风险权重为100%。符合条件的微型和小型企业债权的风险权重为75%。与贸易直接相关的短期或有项目,信用转换系数为20%(转换系数不等于权重,这里不细聊,想知道的可以去百度)。基于供应链金融主要是基于真实性贸易下的小微企业融资,相比大企业或者其他贷款,资本充足率要求低,这样银行就有更多的钱去投放。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现在主要靠存贷差挣钱。随着利率市场化、竞争加剧、经济下行等原因,银行等机构也在寻求变革,也是想从存贷差为主、中间业务为辅,变为中间业务为主,存贷差为辅的模式,银行也在转型不担风险的服务机构。供应链金融这几年受到了资本市场的青睐,通过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资产证券化的越来越多。资产证券化业务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可以做成不承担风险的纯服务模式。金融机构可以进行归集供应链金融资产,组织资产证券化的各个主体,对供应链金融资产进行承销等服务增加其无风险的中间业务收入。因为大企业信用高、资金使用额度大等原因,金融机构基本都是服务大企业。但是金融机构越来越多,大企业的金融服务几乎成了红海。被迫金融机构需要进行差异化经营,去寻找长尾市场。金融机构在为大企业服务的时候,建立了关系。中国目前供应链金融虽说有两大场景,但是最成熟还是依赖核心企业开展的供应链金融。金融机构服务的大企业,基本上也都是供应链金融中的核心企业,金融机构可以依赖和大企业建立的关系为其上下游企业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还可以通过供应链金融服务为大企业较少负债率及降低有息负债。供应链金融虽说是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服务,但是大企业自身也是有需求的。金融机构通过供应链金融不仅稳固了大企业的客户关系,还深度挖掘了大企业相关的企业的客户资源,优化了大企业的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