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
盘点2021年地方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成效分析(下篇)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以来,全国各级国资国企迅速贯彻,全面行动,在很多领域、诸多环节均形成了突破和进展,有些还成功地创造了试点经验和改革典范。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以来,全国各级国资国企迅速贯彻,全面行动,在很多领域、诸多环节均形成了突破和进展,有些还成功地创造了试点经验和改革典范。今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很多地方已经启动对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检查验收工作,诸多经验和成效正在进行全面总结和梳理,将为进一步深化推进改革行动提供指导和借鉴。
本期文章分上下篇发布,上篇介绍2021年地方国资国企改革取得的主要成效,下篇介绍尚待完善的问题。
在改革推进过程中,各地国资国企或多或少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改革动因不明确
改革动力不足
很多地方国资国企对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认识还不够,对国企改革顶层设计的动因并不明确,导致出现被动应付式改革和完成任务型改革,不少企业是“让我改”而非“我要改”,致使中央改革政策与地方实施的脱节,有的甚至是“穿新鞋走老路”。在地方上,特别是县区国资国企,主要表现出以下三种现象:
一是利益固化,不愿改。
改革是利益的再调整,必须打破既有利益格局。多数企业既不想“捅马蜂窝”,更不愿“舍身割肉”,如果不是上级逼着改,或不到生死存亡的最后时刻,绝不主动改革。
二是担当缺失,不敢改。
改革就要触动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就要啃“难啃的硬骨头”。有“本领恐慌”的,不知道怎样顺利化解风险,极力避免矛盾明朗化;有“爱惜羽毛”的,不敢动真碰硬,怕“引火烧身”、成为矛盾化解的牺牲品。
三是成本太高,改不起。
改革是事关长远的大计,就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金和精力,不少改革举措见效周期长、不确定性大,加之在“稳定压倒一切”的背景下,改革成为一个高成本、高风险、低回报的“陡坡”,导致不少一线管理者“心有余悸”。
顶层设计存在缺位
配套政策迟缓迟滞
法人治理效果不明显
考核导向不精准
市场化机制推进存在难度
国有企业体制难以打破
各地国资国企在推进建立市场化经营机制的过程中,普遍存在体制性障碍,三项制度改革的部分环节还处于“原地踏步”状态,直接影响了国有企业发展活力。
一是员工进来容易出去难。
地方国有企业承担着大量的政府任务和社会责任,每年都会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吸纳新人进入,但由于缺少动态的履职能力评估和正常的淘汰退出机制,劳动合同约束及“试用期”管理流于形式,再加上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信访稳定等因素,致使人员冗余、人浮于事的问题仍然比较普遍。
二是管理人员上来容易下去难。
“行政化”管理、“干部”观念根深蒂固,问责惩罚不动筋骨,业绩考核缺乏刚性,“铁交椅”现象依然存在,衍生出“一个人干、多个人管”等问题,拉高了管理成本,降低了管理效率。
三是收入提升容易下降难。
部分企业借改革之机单向开展薪酬体系的“增量调整”,而忽视了薪酬调整与企业效益、岗位效益的联动调整机制,出现了“变相涨工资”和“能升不能降”现象,薪酬的正负双向激励作用失灵。
文章来源于现代咨询 ,作者现代研究院